top of page
  • abpatner

疫情壓力大 女性慎防情緒爆發

疫情持續差不多2年,沒完沒了的抗疫壓力,加上被打亂的生活、工作及社交節奏,令不少市民的情緒大受影響,特別是疫情下的女性,作為家庭的主要照顧者,要兼顧多個角色的要求,令其壓力上升,甚至爆煲。精神科醫生梁婉珊直言, 女性在抗疫的過程中或會出現不同的負面情緒,若未懂處理,很容易誘發出抑鬱、焦慮的症狀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,提醒大家多留意自己及身邊人的情緒變化,有需要時及早求醫。


有情緒其實很正常

事實上,不少人都會覺得女性天生比較情緒化,遇上抗疫壓力時難免比男性更易爆發情緒問題。對此,梁婉珊醫生表示,情緒本身其實沒有對或錯,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受,亦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保護機制,有負面的,亦有正面的情緒,如果忽略甚至過分抑壓一些負面情緒,可能更易誘發出抑鬱症狀。至於為何疫情下的女性更易容出現情緒問題,或與她們在家中扮演著多重角色所產生巨大壓力得不到緩解、處理有關,導致做出過激行為或情緒反應,如變得激動暴躁甚至面臨情緒崩潰。


壓力爆煲至情緒失控

梁婉珊醫生不諱言,現今的香港女性身兼多職,需同時承擔來自工作、家務及照顧孩子的責任,在疫情爆發這2年多的時間裡面,在職女性除害怕隨時染疫、被強制隔離及失業外,又因長期留家工作至私人時間減少,加上作為家庭的主要照顧者,需打理家頭細務的同時,子女停課時亦需負起照顧家中孩子遙距學習的責任,在困獸鬥時間增多的情況下,與家人子女間的矛盾慢慢加劇。最慘的是,嚴峻的疫情令她們不敢外出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,接觸和社交亦減少,壓力得不到抒發和緩解,自然令情緒進一步惡化,甚至出現類似抑鬱、焦慮的症狀。有研究就指出,疫情期間,女性出現抑鬱、焦慮、壓力,甚至自殺的念頭比男性更多,問題絕對不能忽視。

容易哭、失眠≠情緒病

不過,當女性在疫情下出現易易哭、失眠,焦慮的症狀時,是否一定患上情緒病呢? 梁婉珊醫生解釋,在持續2年的抗疫壓力下,偶爾出現不安、焦慮,甚至傷心等情緒,屬正常反應,但若要界定是否患上情緒病,也有一套診斷標準,如患者出現以下其中最少5項徵兆,包括情緒低落、對事物失去興趣、體重下降或上升、失眠或嗜睡、思考變遲緩、容易疲倦、無價值感、專注力不足,以及出現輕生的想法,且持續2個星期以上,並影響日常生活,才會診斷為抑鬱症。當感到壓力影響到自己情緒時,可嘗試找方法紓緩,好像尋找家人朋友傾訴、發掘有興趣的事物等。不過患者若然完全失去自救的動力,甚至已出現輕生念頭,就必需及早求醫或找專業人士協助,以免病情加劇。


藥物治療上,可透過處方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(SSRI)、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(SNRI)等藥物,幫助患者改善抑鬱、焦慮等情緒問題。

對症下藥 正視情緒問題

一般而言,情緒病可透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改善問題。梁婉珊醫生指出,情緒病的患者由於腦部傳遞訊息的傳遞物質,如血清素、去甲腎上線素失去平衡,令情緒變得波動,藥物治療上,可透過處方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(SSRI)、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(SNRI)等藥物,幫助患者調節腦部傳遞物質的水平,從而改善抑鬱、焦慮等情緒問題。「知道不少患者都擔心精神科藥物副作用較大,其實新一代的情緒藥物經過不斷改良,副作用已大為減少,患者毋需過份擔心。」藥物以外,患者亦可透過心理治療和輔導,緩解心中的壓力,從根源改善病情。

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,梁婉珊醫生指出,香港女性生活節奏過於急速,要避免壓力爆煲出現情緒問題,平時應多跟家人、朋友溝通,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。同時多發掘新興趣,安排屬於自己的時間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即是Me Time,再配合充足的休息,以及適量的運動,就可紓解壓力。


資料來源: 晴報


35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