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分是維持人體運作的一大重要物質,除了能加快新陳代謝,亦有排毒的作用。有台灣醫生就引述美國研究,指出水分攝取不足的人士,更容易患上心臟及肺部疾病,增早死風險,而患上糖尿病、認知障礙症等慢性病的風險,亦比一般人高出64%。
台灣腎臟科醫生江守山近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,保持攝取充足水分除了有助延長壽命之外,還可以減少罹患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。他引述一項美國研究的數據,指出研究人員在分析了11,255人的數據,並持續追蹤25年後,發現血清鈉水準(身體水分不足的指標)較高的人,往往患有更多慢性健康問題。
此外,他們出現慢性健康問題的可能性亦比一般人高64%,這些慢性病包括心力衰竭、中風、動脈疾病、肺部疾病、糖尿病及失智等,他們也比血清鈉低水準的人更早死亡。而體內水分不足,也會影響15種生物指標,例如血壓、膽固醇及血糖等。
那麼,一個人每日應該攝取多少水分?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(NHLBI)心血管再生醫學實驗室的研究員Natalia Dmitrieva表示,適當的水分可以減緩衰老並延長無病生活,並建議男性每天應該攝入12杯(2至3升)的水;女性則應該攝入9杯(2.2升)的水。這些水分的來源可以是水、果汁、咖啡、茶、蔬菜和水果等。但她亦提醒,正在服用特定藥物的民眾要查清楚所服藥物的功效,因為部分藥物具有脫水的作用。
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曾在其Facebook專頁及個人網站上發文,指出人體構造有7成都是水份,因此每天都要確保自己飲足夠的水。程涵宇指出,水有6大重要功能,包括促進代謝、排除廢物、代謝營養素、調節體溫、構成細胞成分,以及潤滑作用。她又列出9個重要的喝水時機,以及在該時機飲水的作用。
程涵宇提醒,飲水速度不宜太快,也應培養飲水的習慣,不要在想到的時候才喝、沒想到就不喝;另外她亦指出不要猛灌水,指對身體並沒有好處。至於每天應該喝多少水,她就建議用體重(kg)x 30ml的方式算出一天的目標飲水量,如果正處於減脂期間,則可以用體重(kg)x 40ml來計算。
資料來源:Topick
Kommentar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