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貝、枇杷葉被認為是治咳嗽、喉嚨痛的親民靈丹妙藥。事實上,川貝和枇杷葉確有清熱潤肺、化痰止咳功效,但不是所有咳都能治療!究竟什麼情況下才合用?什麼情況需要避免?過量食用又有什麼問題?由中醫師詳細講解,並分享兩道簡單又美味的止咳食療。
撰文:健福堂陳亭妃醫師
養生保健,是近年興起的生活態度,尤其經歷疫情,不少人更注意保健正氣、強健肺臟,希望在抵抗病毒上多點籌碼。說到保肺清肺、止咳潤喉,就不得不提川貝及枇杷葉這兩味藥材,此二藥更以膏方聞名於世,相信不少人都時有耳聞,但這兩種藥材又是不是真的人人都合用?
川貝、枇杷葉小檔案
川貝 特性:味苦、甘,微寒;歸心、肺經 功效:清熱潤肺、化痰止咳、散結消腫
枇杷葉 特性:味苦,微寒;歸肺、胃經 功效:清熱潤肺、化痰止咳、降逆止嘔
我們在市面買到的川貝枇杷膏,主要成分也是川貝、枇杷藥,配方大多依據清代名醫葉天士的古方「蜜煉川貝枇杷膏」加減調整而成,其他成分包括沙參、茯苓、陳皮、桔梗、蜂蜜等,性味同樣偏寒涼甘潤。
馬上了解川貝和枇杷葉的宜忌情況
4大功效逐個看!
川貝、枇杷葉同樣有潤肺止咳的作用,對於不少日常會出現的身體小問題的確有幫助,一般可用於以下情況:
1. 肺熱咳嗽
常見由風熱感冒引起,一般以乾咳無痰或久咳不癒為主;如果有痰,則會黏稠量少而黃,同時會有鼻塞、鼻流黃等特點。
2. 身體燥熱
例如常吃火鍋、燥熱食品及飲水較少的人士,常會出現乾咳或感覺痰卡咽喉,尤其咳出是黃色或白色的痰,但是很濃、很黏,且同時還有口乾、咽痛、便秘、尿很深色或很黃,舌面黃而乾,則可以食用以改善。
3. 轉季燥氣
如果平常沒有過食生冷食物、貪涼出汗或經常涼冷氣,在秋冬季天氣較乾燥時,可食用以抵抗秋天燥氣。
4. 用聲過度
一般因為過度用聲,例如說話太多、太大聲等導致喉嚨不適、聲音沙啞,且同時並無出現其他症狀,亦可少量服用以作緩解。
5種忌用情況
不過,川貝、枇杷葉性屬寒涼,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,胡亂食用更有可能會弄巧成拙,輕則會減弱肺氣,重則更可能會影響肺功能,後果可大可小,尤其以下幾類情況要避免食用:
1. 正值月事或哺乳
可能會影響生理狀態運行,引致月事不順或引致經痛,尤其正哺乳的媽媽如過量食用,有機會會讓寒涼成份入乳,令嬰兒腸胃不適。
2. 脾虛
如果出現脾虛症狀,如口淡、食慾不振、身倦乏力,甚至大便爛等,則用之無益;尤其春夏是濕盛季節,本需調理脾胃,化濕解暑,多用或會引致陽氣受抑壓,令內外濕相引,反而引發痰多咳嗽問題。
3. 體質虛寒
一般容易腹瀉、怕冷,且吹風會喉癢易咳的人士,體質屬於偏虛寒,不宜食用,常會出現飲時喉舒,但其後症狀加重,如咳嗽更頻,過用更或會引起腸胃不適、聚濕生痰等問題。
4. 感冒初期
由於枇杷葉具有收斂肺功能的作用,如果在感冒初期,寒熱症狀不明顯時食用,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痰液增加,阻礙康復。
5. 持續寒咳
特徵是痰白而清稀,早晚多咳而中午較少;多是陽氣虛弱所致,關係到肺、脾、腎,可能已有體質日差的問題,再食用或會令寒濕邪氣更深入。
川貝枇杷膏也要適可而止!
而像食用川貝、枇杷葉要有度,飲用川貝枇杷膏也要適可而止,可參考以下飲用分量建議:
有症狀時:可早、午、晚使用,每次服用一茶匙,症狀緩解時可減用或停止 平日潤喉:可一日一次,或喉乾飲水亦不太解渴時即用
食療推薦
除了川貝枇杷膏外,川貝和枇杷葉其實也可「各自各精彩」,分別配搭不同的食材做出美味又有益的食療,以下推薦兩道:
枇杷葉蘋果瘦肉湯
材料:枇杷葉1兩、蘋果3個、瘦肉1斤、南北杏3錢、2000毫升水 製法:枇杷葉和南北杏先洗淨,蘋果要切塊、去皮、去核,瘦肉洗淨切塊,然後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煲內,加水用武火煮15分鐘後,改用文火再煮45分鐘,加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:清肺降肺、止咳和胃 適用:肺熱型,常見於有吸煙習慣、好食辛辣物的人
川貝西洋參蜜
材料:川貝1錢、西洋參3錢、蜂蜜適量、500毫升水 製法:把川貝磨粉,然後與西洋參同焗20分鐘,飲用前加入蜂蜜 功效:清咽化痰、補肺潤肺 主治:氣陰不足型,常見於晚睡、飲水少的人士
不過,要知道咳嗽原因可以很複雜、多樣,難以單憑表面症狀判斷,如情緒過激(常見是過度悲哀)都有機會引致咳嗽,但就屬於內傷病,不適宜用川貝枇杷膏治理,而長時間咳嗽會令臟腑損傷,令病情變得更複雜,因此如症狀一直持續或惡化,最好還是向醫師求診!
資料來源 : HK01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