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爆發第三波疫情,個案上升,不少確診者曾到過餐廳食肆,中招食肆名單不斷增加。政府加推新措施,下午六點後不準堂食,但仍有不少人會在之前如常外出用膳,究竟食一餐飯有幾高危?外國實驗的結果,可能嚇你一跳!
新冠病毒肆虐,更出現多個餐廳感染群組,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(22日)早前受港台節目《千禧年代》訪問時表示,政府應馬上加辣防疫措施,包括全日禁堂食,「長痛不如短痛,趁醫療環節仲未完全崩潰」。
食一餐飯有幾高危?
日本《NHK》進行的一項實驗,找10個人在餐廳,分別坐4張桌子,並找了其中一位參加者扮演新冠肺炎患者,在他雙手塗上實驗試劑,以模擬新冠病毒傳播情況
參加者在實驗期間與其他同枱食客正常交談,並曾離開座位取食物,觸碰過取餐夾、茶壼、餐具、鍋蓋等,返回座位,又繼續用餐。
用餐時間30分鐘,之後發生什麼事? 經紫外線一照射後,參加者的手及面上都已中招,而周圍環境也沾有病毒:
• 碗碟
• 食物
• 鍋蓋
• 餐具
• 餐巾紙
• 茶壺手柄
• 電燈開關
• 門把
其後,在同一環境中,進行第二次實驗。「受感染」的人士和其他參加者,在餐前及用餐期間,都有勤洗手,其間曾更換餐具、取食物的餐夾。
第二次實驗結果發現,勤洗手和改善衛生習慣後,感染的情況大大改善,沒有人臉上沾有「病毒」,但仍有1人手上沾上「病毒」。
餐牌為病毒黑點之一
實驗結果可見,在餐廳用餐,病毒其實無處不在,假如防疫意識一鬆懈,就很易中招!
在餐廳用膳,現時不少人警覺性高,但難免會百密一疏,《Mayo Clinic》報道,引述專家指,有5個隨處可見又易感染病毒的地方,而餐牌正正是其中之一。若果餐廳食肆提供iPad等電子屏幕等方法點餐,則可想而知,中招機會亦隨之增加 。
• 餐牌
• 觸控式屏幕
• 手機
• 門把
• 電腦鍵盤
堂食要以「Z」形識坐
堂食高危,若難免要繼續在外吃飯,可以點做?
日本節目《教えてもらう前と後》模疑堂食時飛沫擴散的情況,一分鐘的交談已可污染環境至嚴重水平,提醒大家用膳時須與他人保持距離,這和現時本港食肆要求大家「坐開啲」做法相似,而節目更提出,可以只坐同一方向,又或若以「Z」形分開,以減低交叉感染或傳播病毒的風險
大忌:拉底口罩進食
不少人貪方便,會直接將口罩拉低至下巴,或鬆開一邊耳繩半除口罩進食或飲水;不過節目中的專家亦指做法危險。
因本來口罩只覆蓋口鼻位置,下巴至頸部都有可能黏上病毒,若拉低口罩就有機會將病毒轉至口罩內層;而半除口罩則容易將病毒轉移至衣服,增加黏在身體的風險。正確做法是用雙手拉住口罩耳繩部分,再將口罩除下。
用餐小貼士
用餐時除了要留意坐法外,也有一些細節和習慣需特別注意
• 戴除口罩前、後都要消毒雙手
雙手在接觸口罩時,有機會沾有細菌或病毒,因此戴除口罩前、後都要洗手,或以消毒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,確保衛生。
• 預備乾淨的口罩套、紙巾或信封放置口罩
不少人在午膳時會短暫除下口罩,並在用餐後戴回同一個口罩,因此要預先預備乾淨的口罩套、紙巾或信封放置口罩。謹記,口罩套要正確消毒,而紙巾和信封則不可以重用。
• 以熱水沖洗餐具
大家勿以消毒紙巾消毒餐具,消毒紙巾一般都含有化學成分,易殘留在餐具上,食用後或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。建議可用約攝氏60度或以上的熱水沖洗餐具,將病菌沖走。
• 自備餐具
假若仍擔心餐廳餐具不乾淨,可自攜個人餐具。使用後記得仔細清潔。
• 使用公筷
使用公筷可減低交叉感染的風險。
資料來源: HK01
Comments